專欄連載Column

2020-08-05

第08堂 高爾夫教練的心理學

要當高爾夫教練,跟自己當選手時有點不同,當然也會遇到心理的種種障礙,越早面對,越早開竅。

 

高爾夫教練是所有運動項目裡,對心理要求程度最高的,今天就來說說高難度的教練心理學。

先舉一個真實的故事, 大家可以不必對號入座。一位曾經在亞運奪牌,然後轉戰他國巡迴賽的選手,因為受傷而回台灣,準備華麗轉身成教練。剛好我有個朋友想學球,就介紹給他。朋友交了10堂課學費,才學了兩次,就來跟我說,不想再跟教練學了,於是我很好奇想知道為什麼?
 

朋友說, 教練每次看他球沒打好,就會跟他說什麼原因,一堂課結束,教練說打不好的原因有一、二十個,他都已經不知道該怎麼打了。我一聽,知道發生了什麼事,教練空有一身打球的絕技,但忽略了教球與打球是不一樣的事。
 

教練發現學生沒再來上課, 也來問我怎麼了?於是我把原委跟教練說,這位年輕教練也很坦誠的表示,他也很想把學生教好,但真的有心理障礙,教練還很客氣跟我說,請我教他怎麼教學。
 

高爾夫教練的心理學是我的看家本領,也是我研發各種教練心理最難的一環。先說很關鍵的一件事,高爾夫所有產生的運動本能都跟一般人的慣性相反,包括左與右、快與慢、多與少、複雜與簡單、消極與積極...,還有一堆專業術語的解釋,原來,教練不是只有自己會打球就能教球,教球之前要先學會排除教學過程的各種障礙。
 

我遇過大師級的高爾夫教練都同意一件事,教練心理學的第一堂課是學會溝通。譬如說, 教練要先了解學生的身體情況、心理素質、對高爾夫的認識程度等等,再構思要怎麼進行教學。因為每個學生的狀態不同,教學的方法自然會有差異。或譬如說,教練對於技巧運用的專業術語很熟悉, 但學生未必, 像是下桿時的DROP,這個動作很重要,什麼是DROP?怎麼DROP?
 

再來是左與右、快與慢、多與少...的問題,它是身體力學、心理學、物理學的綜合體,教練要想你教的不是自己,而是一個你不熟悉的對象,我想這是最難的環節。

美國、澳大利亞、加拿大的PGA教練(非PGA巡迴賽選手)在正式執教前,都要經過2到3年的研修課程,內容涵蓋技術、體能、球具及心理都要涉獵,洋人教練未必各個都是頂級,但教學的障礙會比較少。高爾夫教練這行業的學問是無底深淵,從初級到大師級,心理學分不能少,晚點修,還不如早點修。最後補上一句,當年那位年輕教練現在已是中年教練,聽說現在教學生意興隆,可喜可賀。

 

賽場心理學的實踐家
黃承富
台灣運動作家中的ACE。日本東海大學專攻運動致勝心理學。右手玩高爾夫,左手寫棒球。現為完全運動智庫負責人